「說起來,你爸媽也有幾年沒回村子過年了。我們這村子,看來要不了幾年,也跟窪山村一樣,估計人都要跑光了。現在打漁,越來越難了!」
看著神情有些苦澀的三嬸,徐海寶知道這是現在很多島嶼漁村的現狀。而三嬸嘴中所說的窪山村,也是座比福臨島面積更小的海島漁村。
那座海島跟離福臨島不遠,很多依靠打漁為生的村民,他們還是希望能搬進城裡找工作生活。畢竟,在大海中捕漁的風險,還是非常高的。
最重要的,相比福臨島有一個國家級的氣象觀測站,通了電跟海底電纜。記憶中那座窪山島,似乎連電都一直沒通,村民用電大多用發電機。
加上島上淡水資源相對匱乏,肯住在島上的村民自然越來越少了。而且前幾年,政府一直主張遷移一些人數較少的島嶼居民,窪山島會變成無人島也很正常。
「嬸,沒事的!等海星工作穩定在城裡成了家,一定會接你們進城的。只怕到時候,你又捨不得離開了。我們這個村子,將來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!」
這話倒不是哄人,而是將來會變為現實的事情。原因是,福臨島在兩年後,會成為當地比較知名的旅遊島嶼。究其原因,也是越來越多人愛SH島旅行。
做為祖國最東端的海島,單單這個宣傳標題,就值得很多從未感受過島嶼生活的人,來這裡體驗一番。更何況,福臨島的島嶼風光,相比其它島嶼還是非常秀美的。
只是根據徐海寶所知的情況,那怕未來福臨島被旅遊開發。可很多生活在島上的居民,依舊選擇搬遷到城裡去定居。來這搞旅遊開發的,反倒更多都是外地人。
畢竟,對於島上很多村民而言,遊客的到來打破了村子的寧靜。浮華之下,很多原本喜靜的村民,最終也只能選擇搬離海島。
或許正應了那句老話『有得必有失』,可不搞旅遊開發,未來的福臨島依舊難擋村民嚮往城市的腳步。只要有機會,村民還是會遷出海島去城市定居的。
好在這些事,對徐海寶而言,也沒過多去想。對他而言,未來的路如何走,他還顯得有些猶豫。可這塊養育他的孤島漁村,徐海寶並不希望有人將其破壞。
陪著三嬸吃了頓午飯,徐海寶下午繼續到礁岩區海釣。對他而言,這就是他白天的消遣。這樣的消遣,想來還要持續一段時間。
下午回家的時候,徐海寶的水桶里,又多了兩條兩斤左右的石斑。除了這兩條大石斑之外,還有一些小的海魚,算是今天下午的收穫。
結果剛一回家,便看到進門的三叔滿臉意外的道:「你小子今天走狗屎運了?一下釣到三條這麼大的石斑?難不成,迴音岩下面有石斑窩?」
迴音岩,便是徐海寶釣魚的那片礁岩區。因風浪較大時,海浪衝擊礁岩總會帶來巨大聲音。以至村子的村民,都將其稱為迴音岩。
「我也不知道,可能今天選的地方不錯!這兩條養著,等後天回城裡,剛好帶給我爸媽他們嘗嘗。估計那時,清雅那丫頭也放假了。」
「這玩意拿出賣,一條賣個三四百塊,估計都有人要的!」
聽到徐海寶要拿到城裡吃掉,平時打到好魚都捨不得吃的三叔徐立成,多少還是覺得有些可惜。畢竟,野生石斑魚這種魚類,現如今想捕撈到,往往都要靠運氣。
至於市面上,類似這樣重的石斑魚不少。可那些石斑魚,大多都是養殖出來的。跟徐海寶這種釣到的野生石斑魚,價格還是有非常大的差別。
要說野生跟養殖的石斑味道有何不同,有些人覺得沒什麼不同。可對常年生活在海邊的漁民而言,養殖出來的石斑魚味道,跟野生的石斑魚味道,還是有很大區別的。
「現在野生的石斑魚,這麼貴啊?」
「嗯!前次我去鎮上賣魚時,看到魚販子在那裡收。死的野生石斑魚,一公斤左右的能賣到八九十一斤。如果是活的野生石斑魚,魚販子能出到一百多一斤。」
對於很多出海打漁的漁民而言,有時就算捕到野生石斑魚,沒有氧氣機的情況下,等漁船靠岸的時候,活的石斑也差不多死了,只能冰凍起來出售。
類似這種氧氣機,徐立成家裡也有一套。以往出海捕魚的時候,都會把氧氣機帶上。這樣做的原因也很簡單,就是捕到一些價格高昂的魚類時,能保證魚活著出售。
「算了!這種魚越來越少,現在就算想買,市場上估計都買不到。這兩條石斑,還是拿回家讓我爸媽嘗嘗鮮。想來他們也有年頭,沒吃到這種野生大石斑了。」
見徐海寶依舊堅持不肯賣,還是打算拿回家給父母吃,徐立成也沒堅持。畢竟,做為漁民,他比很多人都清楚,這種大石斑在東海真的不多見了。
既然徐海寶有這份孝心,他又怎麼會阻攔呢?更何況,這樣的石斑魚,自家還有一條正準備上鍋清蒸。說起來,這種野生的大石斑,他也有年頭沒吃過了。
事實上,很多村裡從事打漁的村民,捕獲到這樣的野生大石斑,無一例外都會送到魚市上去出售。一次吃掉上百塊的收入,很多村民還是捨不得的!
一盤清蒸野生大石斑,幾盤地道的海鮮跟乾貨,晚飯在徐立成家吃飯的徐海寶,依舊吃的很盡興。甚至在飯桌上決定,明天跟這位三叔一起出趟海。
說起來,他也想趁這功夫,到外海去看看。畢竟,天天待在島上釣魚閑逛,村民議論多了,也是很壞人品的一件事。
而徐海寶也想趁機看看,福臨島周邊的漁業資源,現在究竟是個什麼狀況。如果有可能的話,明天爭取多捕獲點好東西,讓自家三叔也小小賺一筆嘛! 出海捕漁,對於很多經歷過的人而言,都知道這是一件極其辛苦且有風險的事。可對此刻的徐海寶而言,他也並非第一次出海捕漁。
入伍前,徐海寶就跟著這位經驗豐富的三叔,到海里捕過幾次漁。相比那些遠洋捕撈的漁船,福臨島的漁船大多都是小型漁船,一般都是當天去當天回。
這也意味著,漁船能航行的距離不能太遠。如果走遠了的話,當天就有可能回不來,攜帶的油料也有可能出問題。一般情況下,漁民都遵行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規率。
每天一大早,村裡的漁船碼頭,都會顯得格外忙碌。三三兩兩的村民,都在自家的漁船上忙碌準備著。那怕只在海上待一天,可準備工作依舊不能少。
吃的東西倒用不著準備太多,可喝的淡水必須準備充足。用於捕撈的網具,也要檢查準備好。到了適合下網的地方,便要下網準備捕撈作業。
那怕有幾年沒做這些事,可徐海寶干起這些活來依舊熟絡麻利。以至坐在船尾的三叔,也笑著道:「看來當兵幾年,打漁的手藝沒忘啊!」
「那能忘啊!三叔當年的教誨,我可一直牢記在心呢!」
「你小子,還記著仇吧!出海是件有風險的事,仔細一點不是壞事,明白不?」
「明白!」
相比徐海寶的父親,只有一個妹妹,眼下也嫁到城裡去了。眼前這位三叔,原本有一個哥哥。只可惜,這個哥哥在徐海寶尚未出世時,在一次外出打漁時便葬身大海。
對於很多漁民而言,他們對大海永遠充滿敬畏。那怕現在漁船都裝了電台,隨時能收聽漁政局發布的天氣消息。可海上的風雲變化,有時往往都令人措手不及啊!
這條看上去還有七八成新的漁船,也是自家三叔最值錢的家當。當初為了買這艘漁船,三叔也欠了不少外債。可以說,為了養活這個家,三叔也辛苦了一輩子。
好在三叔的兒子比較爭氣,跟徐海寶的妹妹一樣,成為漁村唯數不多的大學生。對漁村的很多村民而言,讀大學進城市,或許就是遠離這座孤島的最好捷徑。
位於村子西南角的那片山林地帶,聳立著很多墓碑。那些墓中,很多都沒有屍骨,只有死前生前的衣物。而那些衣冠冢,無一例外都是為出海遇難人建立的。
由此可見,在大海中捕漁,也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。相比大型的船舶,抗風浪的強度更大。村子很多漁船,都是那種小型的近海捕撈漁船。
只要風浪較大的天氣,很多漁民便不會出海。這種情況下,漁民想要賺錢,很多時候也要看天吃飯。老天爺不賞臉,很多漁民便要餓肚子啊!
不少正在準備出海的村民,望著在船頭忙碌的徐海寶,也笑著道:「阿成,阿貴呢?今天不跟他一起出海嗎?怎麼把寶娃子帶上,他能行嗎?」
「原本沒打算今天出海,可這娃子閑著沒事,想跟我出海打次漁,我就陪他走一趟,反正待在家裡,閑著也是閑著!這小子,以前教他的打漁本事,還真沒忘!」
聚集在一起的漁民們,也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大聲聊天。等到準備好出海的物資,很多漁船也陸續駛離碼頭。只是相比大的漁港,福臨島的這個漁港碼頭並不大。
全村加在一起,漁船也不過二十多艘。有些大漁船,往往都是幾家人一起投資一起經營。類似徐立成這條漁船,則是徐立成早年貸款買到的自用漁船。
平時跟他出海打漁的,也是一個本家人。可聽自家三嬸說,這位本家似乎不太願意跟三叔出海。原因是,出海打到的漁貨太少,相應的收入也就更低了。
眼下徐立成購買的這條漁船,並非村子最大的漁船,但也不是最小的漁船。十五米的船身,在村子的自用漁船中,也算比較常見的漁船。
一般情況下,這種漁船都會有三到四名船員。可人越多,漁民所能分到的錢越少。甚至有時候,出海沒什麼收穫,徐立成還要倒貼油費。
至於按次數收錢,徐立成同樣覺得自己太吃虧。久而久之,除了那個本家人阿貴,徐立成在村裡也沒什麼合伙人。打漁賣漁,都需要徐立成去張羅。
早年三嬸身體好,這條漁船也是夫妻兩人一起經營。類似這樣的夫妻船,村子其實也不少。現在徐海寶回村子居住,對徐立成而言也有一些好處。
只不過,徐立成知道打漁的辛苦,如果不是徐海寶主動提出想出海打漁,估計徐立成也不好意思叫徐海寶幫忙。畢竟,真出什麼事,他很難跟徐海寶的父親交待啊!
「寶娃,坐好,準備開船了!」
「好了!出發!」
在徐立成招呼一聲后,漁船馬達啟動,開始緩緩駛離漁港碼頭。對於很多漁民而言,現在打漁往往都要去距離村子較遠的海域,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下網。
早前已經決定去東南方向的徐立成,熟練駕駛著漁船向目的地進發。等漁船航行了一個多小時,漁船的速度也慢慢降了下來。
回到船尾的徐海寶,也詢問道:「三叔,要準備下網嗎?」
「不著急!我先看看!」
對於徐立成而言,每次出海下網的次數都不會太多。一旦下網下的地方不對,往往都有可能空手而歸。所以,選擇恰當的下網地點,也就顯得尤其重要。
相比大型漁船都在深海進行捕撈,徐立成的漁船隻適合近海捕撈。而近海的魚群數量,相比深海自然要少的多。有時一網下去,往往都撈不到什麼有價值的魚。
就在這個時候,徐海寶看著面色有些憂慮的三叔,想了想道:「三叔,要不往前面再開開。等下我到海里看看,有魚的話咱就下網!」
「你小子老實坐著,不要隨便下海。這裡的水也很深的!」
「三叔,你忘了,我當的是海軍,還有深潛執照呢!沒事,我先下海摸摸情況,如果有魚群,我應該能發現的。現在風浪不大,沒什麼事的!」
「你小子真行?」
「必須行啊!三叔,你慢點開,我先去前面看看!」
得到徐立成的同意后,徐海寶脫下身上的外套,只穿了一件四角內褲便跳進海水中。沒多久,便潛進海里。看到這一幕,徐立成多少還有些擔心。
將漁船的速度降到最慢,緩緩的跟在徐海寶的身後。看著不時冒頭的徐海寶,徐立成也顯得長鬆一口氣,覺得自家侄子的水性,比早年更加厲害了。
等到徐海寶在海里潛了半個小時左右,基本摸清這片海域的情況后,爬上船的徐海寶也適時道:「叔,前面有幾伙魚群,數量不算太多,但可以下網試試!」
「行,你先把衣服穿上。看不出,你小子當了幾年兵,這水性越來越好了。先前我看你潛下去,每次能憋上幾分鐘吧?」
「嗯,還行!沒點技術,當年我也轉不了士官啊!趕緊下網拖一圈吧!」
小漁船用的也是拖網捕魚,換好衣服的徐海寶,開始將整理好的拖網不斷放入海水中。負責開船的徐立成,見徐海寶放網動作很熟練,也就沒過來幫忙。
只是讓徐立成沒想到的是,先前下海的徐海寶,雖然發現了幾伙小魚群,但魚群的規模都不大。為了讓徐立成這一網有個好收成,徐海寶灑了兩滴無名珠內的水。
知道無名珠內的水,對魚類非常具有吸引力。那怕只有兩滴,可那些水擴散開來,應該會吸引附近的魚群彙集過來,剛好能讓魚群進入拖網的捕撈範圍。
至於這一網具體能撈到多少,那怕徐海寶心裡也沒底。只是隨著漁船拖著全部放下的漁網轉了航行了一段距離,徐立成很快啟動自動收網機。
隨著拖網緩緩收縮,看著船隻前進的速度越來越慢,有經驗的徐立成忍不住心中一喜。多年的捕漁經驗,讓徐立成很清楚船隻減速的原因是因為漁網很重。
而漁網很重的原因,自然是撈到的魚很多。畢竟,這裡雖說是近海,卻也屬於外海,海洋污染的情況,還是要比內海更好一點。
等到漁船終於停止前進,漁網也收的差不多。看著沉在水裡鼓起一個條形大包的漁網,徐立成顯得有些難以置信。在他看來,這一網的收穫似乎有點太多了。
平時一網收成好,能打到百來斤就值得慶幸的他。一眼看出,今天的第一網收穫,怕是足夠他啟程返航。雖然還沒清點收穫,但這一網幾百斤漁貨,想來根本沒問題啊! 相比大型的捕漁船,每次下網收穫幾百上千斤都比較常見。可對很多近海捕漁的漁民而言,每次下網能撈個幾十上百斤,那就非常值得高興。
畢竟,小型漁船拖網面積跟距離都有限,如果拖動的航線上無魚,那麼自然捕不到魚。想一網捕個幾百斤,那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。
做為距離內陸最東端的海島,生活在福臨島的漁民,也並非沒有任何優勢。至少他們捕漁的海域,魚群數量要比其它近海更多一些。
只是魚群數量的減少,每次下網之時,如果推斷的航線出現失誤,也就很難捕到數量龐大的魚群。簡而言之,每次下網能捕到的魚,自然比早年更少了。
可看著今天出來下的第一網,徐立成多少顯得有些傻眼。在他看來,這情況明顯有些不對。一網拖到幾百斤魚,這情況換十幾年前,估計還有可能。
現如今,真的非常少見了!
「三叔,好多魚啊!這一網,應該有幾百斤吧!看來三叔的打漁手藝,還是厲害!」
聽到徐海寶的誇獎,徐立成也很老實的苦笑道:「要是真有這樣的本事,我早發財了。一網收這麼多魚,我已經好幾年沒碰到了。」
「啊!那你平時下一網,最多能打到多少魚?」
「能有個百來斤,就值得慶幸了。很多時候下一網,往往都只能撈些零碎。看來今天這一網能拉到這個多,估計也是借了你小子的好運氣!」
「真的!我就說,我的運氣一直蠻好嘛!三叔,趕緊把箱子拿來,看看都有什麼魚!」
對於三叔將這樣的豐收,歸公於自己帶來的好運,徐海寶也沒有否認。畢竟,這一網能撈到這麼多,想來也是那兩滴珠水起了作用。
這次的事情,讓徐海寶更加清楚,無名珠內的水對魚類,擁有無可抵擋的誘*惑。若是將來想搞個近海漁場,有無名珠水的他,估計連魚苗都不用買。
隨著徐海寶將魚網拖進漁船,解開漁網尾部,撲鼻而來的魚腥之氣,還是令徐海寶有種來到海鮮魚市的感覺。開始抖網后,漁網內的魚也開始蹦噠起來。
小黃魚、帶魚、鰳魚、銀鯧、海鰻、馬鮫魚、黃姑魚、白姑魚、烏賊、梭子蟹跟各種蝦,看上去讓人覺得眼花繚亂。這些漁貨,都是東海比較常見的魚。
待在一旁拿著塑料箱的徐立成,看著不斷從魚網內抖出的魚,也顯得非常高興。那怕這些魚貨都不是什麼價格貴的魚,可這數量看上去很壯觀啊!
就在這時,正在倒魚的徐海寶突然眼睛一亮道:「三叔,你要發財了!」
「什麼?」
「你看,這是什麼?」
那怕網裡還有魚沒抖出來,可徐海寶已然放下魚網,伸手從倒出的魚堆里,扒出一條足有五六斤,顏色呈金黃的海魚。看到這條魚,徐立成也有些傻眼。
「黃金龍!這怎麼可能?快,趕緊拿給我看看!」
黃金龍是這條魚的俗稱,只是從這個俗稱也能看出這魚有多罕見。而實際上,這魚的學名叫『大黃魚』,也是東海的四大海產之一,但其經濟價值無疑最貴。
大黃魚的體型越大,其售價也越高。近年來,那怕東海已經實施禁漁期,早年常見的大黃魚,如今卻依舊非常罕見。這也導致其價格,也是一路飆升。
從徐海寶手中接過這條即將咽氣的大黃魚,徐立成也忍不住咧嘴大笑道:「看來你小子真的帶財啊!這魚至少有五斤多,賣個四五萬都不是問題啊!」
離婚強制令,總裁別鬧 早年也吃過這種魚的徐海寶,並未覺得這魚有多神奇。但他知道,眼下大黃魚非常罕見,上了三斤的大黃魚更是珍貴。而大黃魚的身價,跟其體重也有關係。
體重越高,其價格也就越高!
「三叔,這魚你打算拿到鎮上的魚市拍賣嗎?」
「是啊!馬上快過年了,這大黃魚的價格更是飆漲。以前只看到別人拍賣,沒想到我也有這個運氣啊!有了這條魚,今年能過個好年了!」
「三叔,這才到那呢!我剛才看了一下,好象還有幾條呢!」
「什麼!還有?」
一聽徐海寶的話,徐立成突然有種被金元寶砸頭的驚喜感。等到徐海寶扒開那一堆魚,從裡面又扒拉出三條體型小些,卻也上了兩三斤的大黃魚。
單單這四條大黃魚,如果拿到魚市去賣的話,相信足以讓魚販們瘋搶。做為國內富豪眾多的江南省,很多人根本不差錢卻只差越來越稀有的野生大黃魚啊!
看著這四條意外的收穫,徐海寶想了想突然道:「三叔,這魚你打算拿出鎮上拍,能拍出多少錢呢?」
「六七萬應該可以吧!」
雖然不明白徐海寶為何這樣問,可徐立成想了想覺得這價格應該能賣到。畢竟,眼下大黃魚屬於有價無市的情況,一旦有人捕到,都會有魚販拍賣競價。
聽到徐立成說出的價格,徐海寶也很直接道:「三叔,你把這四條魚擺在一起,我拍張照片。我有個戰友,家裡就是經營大酒樓的,我問問他能出多少!」
在徐海寶看來,把大黃魚賣給魚販,還不如直接出售給酒店。那樣的話,也省的讓魚販子轉手賺一筆。賣這種魚,很多時候也是賣人情呢!
雖然不明白徐海寶為何這樣做,可徐立成自然明白,把魚直接賣給大酒店更值錢。隨著四條魚擺好鋪在船上,徐海寶掏出手機很快拍了一個照片。
找出一個戰友的手機號,徐海寶將照片傳了過去,又附上一句話『出個價』!
知道大黃魚保鮮很關鍵,為了最大化保持大黃魚的鮮度,保存的方式也跟其它海魚有所不同。放著其它魚沒理會,徐立成開始小心翼翼處理這四條『魚黃金』。
覺得今天運氣確實不錯的徐海寶,剛準備將手機放回口袋,便聽到悅耳的鈴聲響起。看著手機顯示的號碼,徐海寶知道對方肯定很激動。
果不其然,手機一頭的人看到手機接通,很欣喜般道:「寶哥,不會耍我吧?」